【分析】六盘水三线文化遗产资源保护

2024年07月04日 MG真人

  一基本情况

  三线遗是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我省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发展成就的重要见证,承载家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是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市文化遗体系极具特色的部分。其保留至今的众多工业遗存,具有历史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不仅代表西部地区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工业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作为当时三线建设的城市之一,至1978年建市时完整地贯穿了家三线建设的始末。在三线建设时期,六盘水煤炭铁等资源富集,煤炭钢铁电力化学等工业发达,围绕丰富的矿资源成立了四大有企业,分别是水城钢铁厂水城矿局六枝矿局盘州矿局。附属企业有六盘水煤矿机械厂671厂火工水城水泥厂水城发电厂等。基于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特点,在这些企业之间又相继建立了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目前,六盘水大量工业遗建筑都主要分布在这四大有企业及铁路沿线,总体上形成了一网四核的三线工业遗建筑分布格局。

  通过多次调查,现存三线文化遗42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三线建设文化遗12处,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第三次全文物普查登录点6处。

  二主要做法

  一利用普查调查,强化基础掌握。

  由市文物部门牵头,组织业骨干成立三线建设文物调查组,对全市范围内三线建设文化遗存资源进行了多次普查。通过调查,掌握了一批重要的三线建设建筑遗存和实物资料,其有重要建筑42处,三线建设时期机械设备等48台套,三线时期的生生活工具等1000余件。其掌握的一些建筑实物资料为后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调查了解并征集的包括蒸汽机车发电设备等一大批实物资料成为三线建设博物馆展览的重要展品,调查形成六盘水市文物局年度成果报告三线建设资源调查及实物征集。2014年,在原有调查的基础上,组成三线建设文化遗存专项调查工作组,重点复核和遴选了25处具有代表性的三线建设文化遗存。通过多次三线文化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范围内三线文化资源保存情况,发现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三线遗存,列入我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2018年,与贵州省社会科学完成六盘水三线建设文化遗实地调查,同时按程序开展申报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2018年7月,地宗矿矿井西南煤炭建设指挥部旧址关寨站等一批三线文化遗获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6月,水城钢铁厂1号高炉获省人民政府公布增补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6月,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再次组织相关规划专家,对全市范围内的三线文化遗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谋划申报三线建设相关项目。

  二利用项目申报,加强保护利用。

  2021年,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施,获得资金340万元,省级结项验收合格;20212022年,获得300万元免开资金和50万元文物征集及陈列布展资金支持。原水城县办公大楼旧址安防工程和消防工程项目获批,分别拟获项目资金39万元和145万元。编制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方案和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申报方案并获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复,分别拟获批资金400万元和600万元计1000万元。完成六枝记忆·三线博物馆在文物行政部门备案材料初审,并上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批,争取免开资金支持。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策划以三线为主题的项目包装。

  三利用文旅融合,加大宣传力度。

  分别在六枝和盘州建成了三线文化创意园671文化业园,基本形成全市三线遗保护和三线文化宣教展示阵地建设全覆盖的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升顶层设计。2018年底,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了贵州省三线建设遗旅游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我市积极争取将水城矿区指挥部遗址西南煤炭建设局指挥部家属楼群三脚树矿等35处集连片保护较完整的三线建设遗址区域充分纳入规划,并将积极向市政府汇报,启动向省政府作关于加大支持力度,把六盘水市打造为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心城市的专题汇报,以争取省政府对我市打造三线建设开发的力度,利用好三线建设遗资源禀赋,做到文旅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六盘水走进山市旅游推介会六盘水市红色资源地图线上线下发布仪式和2021年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暨第七届六盘水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大会上发布红色之旅三线之旅三变之旅红色精品旅游线路。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景区纳入文化和旅游部宣传部史和文献研究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出的建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已打造六枝记忆·三线建设业园红九军团北盘江渡口陈列馆等文化教育基地7处,推出包含9处三线记忆三变示范点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条。文化报策划走进大重器感受力量红色文旅专题,对其进行采访。编制一本三线 建设读本,拍摄一部专题系列片工业印记三线风云,邀请100个三线见证者参与口述专访节目见证者·口述三线建设的拍摄。指导成立六盘水三线文化促进会。

  四利用典范模式,扩大盘活成效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作为内首家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于2013年8月17日建成开馆,围绕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免费开放,积极打造爱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大力弘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开馆以,接待巡视组全人大代表家部委等家省内外单位和个人100余万人次,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高度评价。新闻网广播网文化传媒网贵州电视台等媒体对该馆建设活动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目前,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已成为全三线人追忆历史的首选之地。

  为继承发扬三线精神,盘江股份公司秉承尊重和唤醒工业历史记忆的理念,在完整保留老工业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利用老工业厂房改造建设成盘江三线文化展馆,同时,保留了原老旧工业厂房18栋,采用面向社会招租的形式成功引进了奥斯卡电影剧场服装定制工作室源作糕点西餐厅婚纱摄影书画培训健身游泳馆等入驻,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年租金达200余万元,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85个。

  按照文化赋能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引进部分型业态作为盘州671三线文化园多元化运营的补充配套,结合景区目前缺失的行业类型进行自主协商招租,增加企业招商的自主灵活性。将三线文化园区的闲置老厂房改造成盘州市三线文化酒店,现有客房124间,188个床位,商业餐饮可容纳300人进餐,俱乐部可满足400人会议,公接待心4000㎡, 现有员工25人,配套智能化安防设施路灯工程景观绿化美化环境整治工程等。截至目前,671三线酒店总营收达1540.23万元,接待游客计15.7万人,基本实现三线文化园旅游项目闲置低效盘活。

  三建议及对策

  一扩大宣传,树特色。一是以多种形式进一步宣传三线精神和三线文化,广泛宣传我市三线建设文化遗,通过充分调查研究,提炼三线建设文化的特色,打造三线建设文化品牌,充分展示我市三线建设文化遗的独特魅力。要更早更好利用家政策机遇,争取家和省里的政策经费支持,大力弘扬三线建设精神,打造三线建设文化特色品牌;二是策划开发具有特色主题的旅游景区。合理利用全市境内三线建设原有的厂址,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原则规划建设红色三线旅游景区,将一些重点保护遗址建设成防教育基地或爱主义教育基地,更好地发挥其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作用等,进一步丰富凉都文化内涵。三是树立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的文化标志。我市三线文化遗址的开发利用不能生搬硬套,照抄照搬,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避免旅游开发同质化。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作为全首座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进一步提升改造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积极开展三线时期重要实物及资料的征集,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打造成为主题突出设施完善人才荟萃服优良的具有全影响力的特色博物馆,树立典范,扩大影响力,由市政府牵头协调整合边资源,真正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地标性文化标志。

  二探寻方法,促保护。一是由市政府牵头,积极协调相关企业,将闲置厂房厂矿及不再使用的生设施设备等资所有权划拨至属地,由属地政府代为管理并合理利用;二是参照文物建筑开放导则的基本原则和功能类型,最大限度的实现对外开放。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三线建设遗的合理利用,推动与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社会教育等业的深度融合;三是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无从准确估量,越是经济发展和加快转型的时候,越要关注三线建设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譬如充分发挥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基地作用,全面客观的展示三线建设的历史和发展演变,秉承保护带发展,发展促保护的原则,寻求三线文化遗保护和利用的最佳衡点。

  三加强研究,促利用。一是组织专家学者对全市三线建设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展评估,及时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遗迹申报不同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或工业遗,并开展相关三线建设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专题研究;二是按照尊重历史面向全抓好实例突出重点的原则,把三线建设史学纳入市内高等校社科机构等文化旅游文博地方志和建教育体系,构建三线建设史学学科理论体系,深入推进三线建设文化遗的研究与应用,培养三线建设文化遗研究和保护专业人才,加强三线建设史文献档案口述历史资料以及相关史料的整理和出版。

上一篇:【平台】浙江光伏结构设计招聘 下一篇:【心得】刚刚,安倍晋三正式宣布辞职